Hi 亲~ |美吖格|
欢迎你游览小苑

珍藏童年的那些记忆

珍藏童年的那些记忆

         珍藏童年的那些记忆。今天是六一,致已然逝去的青春,祝福孩子们的未来,与孩子们一起缅怀童年的记忆……。哎,不惑之年仍然劳顿奔波在小城与郊区之间,每每晚班后独自开车回家,恍惚路边排排逝去的灯影,漫漫人生的疲惫无意间总把心情侵染,酸酸的就那样偷偷流走了我的眼泪……致六一感怀童年的遥远的记忆,记忆中的童年已经遥远,却一直默默伴随着中年人奔波的那份疲倦。人到中年早多了一些牵挂,多了一份普通人对生活弱弱的期望,还有那份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愿像童年那样可以超脱世俗的贫富观念、不用熬也自然而然享受退休的那一天,更希望家人平安,社会细胞和谐,这才是致青春缅怀童年记忆的那份若若情怀……
……
妈妈年轻时是个很漂亮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唯家庭成分不好才嫁给了老爸并生养了4个弟兄4个姐妹共8个子女……。老爸年轻时是民兵队长是解放后村里的首任支部书记直到2005年才退下来是本地资格最老任职最长级别最低最正统的基层农村干部……。这个革命家庭在那个时代每天面临的就是姐弟78个、围着桌子坐……呃呃呃,烦烦的叻!老天其实也不公正的,我没有选择过其实也无法选择?72年秋天居然大吵大闹来到了人间、声明成为家中最小的妹妹、也将成为父母和哥姐毕生最疼的爱怜……
那是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看医生就到本村的医疗站,6岁大重病的我也没有找到病根,就只是哭……得到的奖赏就是每天可以独享一个没有煮熟的米团在灶火中烧熟的那种饭粑坨。老7是我最小的哥哥,他想的食物则需要自己好点强耍点心思甚至耍点赖才可以得到,不过我的柔弱迫使他很多时候必须委屈为妹妹引以为豪的哥哥……与我年龄最接近,所以更多时候他得带着我、罩着我,甚至还得坚强的背着我……
记忆中大人们总天黑才回来,老爸毕竟是书记要做大家干活的表率和榜样,有时候还要在大队部开会什么的更晚才回来……记忆中大哥从军复员后成家在乡政府上班了,2姐3姐则成了家里最大的劳动力可以挣工分了,4哥5哥就早出晚归在8公里外的家和中学之间。小学就在家门口,6姐7哥则会趁下课的空挡跑来看我一下,偶尔塞给我小伙伴路上带来的野果,而我更多时候就在教室外神逛、在家门口的门墩上打盹,偶尔才非常幸运的随妈妈出去上工…….6姐7哥放了学会搭着板凳灶台边弄点吃的,然后我会与他们一起去田埂上采鞋野猪草回来……
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傍晚的时候妈妈去水井挑水至少要4个来回,没有吃饱的7哥就会被怂恿或自愿乘机用耍赖的哭音反复向繁忙劳作中的妈妈播放“妈妈,我要吃面糊羹嘛……妈妈,我要吃面糊羹嘛……”。孩子们记忆里最难吃的算麦面加水揉搓后削麦粑块儿,稍微好点的是玉米颗粒与白米煮了混蒸叫包谷面面饭,最好吃的还是把菜叶子与麦粉混了锅中搅面糊羹……童年里最好下咽的面糊羹,加点毛毛油香香的那种味道……说了的,米很精贵所以饭粑坨可是病号的独享……
那个时候还没有电灯,到晚上都是点着松明火磨粮食、剁猪食……做完家务后才吃晚饭的,这个时候一家人才凑齐,我总依着爸妈怀里上座,姐弟78个、围着桌子坐……,哥哥们大约正吃长饭,首先就给自己弄得碗满满的狼吞虎咽了,而我也就从爸妈那里分食点,爸妈总那样爱怜叹息我吃东西弱弱的样子……吃完饭父母才说会儿话交流自己一天上工的见闻和评论,2姐3姐便急急忙忙收了碗找大姑娘们一起研究绣花的格子鞋垫的样式了,剩下4哥5哥、6姐7哥在院子里吵闹一阵上床睡觉去了,最后可以偎依在爸爸妈妈怀里迷迷糊糊的只有我…..
就这样直到我自己也进了教室、有了自己的同学……读书很是烂漫,盼望着下课,急忙忙的拿出绳来…..上课前总会集体唱歌,山上干活的家长们就能够听到……然后恭恭敬敬的“老师好”,很正式的摆好课本……。为了不让同学们私底下搞小动作,老师一直要求把小手一直背在背后、挺起胸脯认真听讲、高声朗读才叫上课…….原本一直以为这样,不想到镇里上了初中才知哪里有这样子的纪律,不过也好,到现在都还是那样站有站样坐有坐像的,也算最基本礼仪基础的培养吧……
家门口那学校的操场就是最好的三合土坝子,太阳下山后大人收工前釆完猪草的小伙伴都在坝子里面玩,抓弹子、跳房子、跳绳子、踢毽子是女孩子的游戏,男孩子就扇纸牌、躲迷藏、推铁环、赢皂角……我最羡慕别家女孩子扎辫子美死了,爸爸去乡上开会我就一定记得要橡皮筋和发夹,偶尔爸爸也会说今天卖发夹的人没有在……钱毕竟更精贵!
……
今天又是一个“六一节”,拾起当年的往事…..时代变迁,我们的孩子们需要珍惜童年,更需要珍藏童年,祝福“六一”,祝福不同时代童年的记忆…..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amgirl.cn|美吖格| » 珍藏童年的那些记忆
牛仔裙
假发
制服正装

火热军旅寒风来袭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