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蓄势的状态为松懈或停留
|美吖格|认为有一种蓄势的状态为松懈或停留。正象老人家说的那样: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是的,松懈或停留是一种准备、一种蓄势的状态、也是一种不得以的调整状态。这种状态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把这种状态叫做“拖延症”,大抵的意思是松懈或停留会在很多人身上发生,是因为客观的原因导致主观的不适应、主动停滞而等待时机等等。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我们变得松懈或停留呢?
1、时机尚不成熟。这种状态最容易发生在中国人的身上,比如上司一时头脑发热或为了彰显政绩的需要而要求你如何如何开展一项看起来挺美好的项目,你作为最明白的技术人员或专家同时还是下属很明白:实施这样的项目其技术、人员、机制、财力甚至法规条件尚不成熟甚至没有可能,然而当面或者直接表达自己意见完全没有必要、反对者过多、伤害他人的积极性……于是,在执行过程中你明智的采取了拖延,你在准备条件、你在打磨环境、你在营造氛围、你在等待时机…..
2、主观认识需调整。因为你的团队认识有差异,为此你已经有了调整的想法,甚至你已经感到项目设计有问题而团队还津津乐道的按照习惯思维在正常开展和推进。如果继续做下去也只是一般般的成果或效果,然而你自己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和办法来解决、或者你还没有办法来说服你的团队成员 …..于是你采取了拖延,作为领导者你的团队继续存在却被你临时拆解到其他项目进行学习、补课…..
3、时间和压力未到临界点。这个是因为某项事情是有时间节点的,提前做好或宣布完成不适宜,于是工作过程被你直接拖延 。比如规划的项目必须要等待时间点结束才发布、等待出差的领导来总结或剪彩、等待考试时间临近才最后冲刺 …..
总之,并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效率”的,这个其实也是一种智慧!万人皆醉你独醒的智慧。所以,有一种蓄势的状态被|美吖格|称为松懈或停留,也就是“拖延”咯。“拖延”并非完全坏事,需要你正确把握,否则就是贸进、是盲目,这才真正“坏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