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吖格|说大医院小诊所之惑
大医院者,半官方及以上也!大医院有几个特点,比如专家多、问询少、门槛高、检查细、药价贵……,当然,也最权威、更准确,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最受不了的是排号费,比如门诊全部挂着“专家门诊”,于是还有了倒号的贩子,还有最方便的就是报销!而小诊所更可以叫私人诊所,类似于我们说的民营企业,不过诊所有其特殊性,是卫生事业的一个环节和方面便不好叫民营事业,只好永远叫“诊所”,诊所的特点是专家少、问询多、检查少、门槛低、费用少,只排队,不排号,最主要的是方便快捷、药价低廉,最不公平的是无法报销!官方更需要国家的扶持,私有的就只好依靠自己……
|美吖格|一直有基层工作的经验,辖区的卫生院长和医院院长都熟悉,评价是各有所好,各有所难。比如,官方医院必须承担疑难杂症的收治,还要承担国家卫生工作职能如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调查、样本上报、应急抢险……更要装潢官方门面……而诊所只是负责小病小痛,毕竟条件有限,设备有限。
我们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小病不出村居、大病才上医院”,原本这样的规定是很好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理想就不好实现。比如由于没有钱,小病可以看,大病不敢医在“穷人”身上还是有滴!大医院为了”体面“是不会顾及小病而都把“病”放大了看的。
说2个例子:
1、母亲生病住院|美吖格|做陪护,那大医院方圆都围绕银行、通讯、交通、餐饮、日货、住宿、殡葬、算命之类的附属行业,根本找不到看小病的地方,可怜自己感冒了,毕竟年轻人就想顺便就到了大医院的门诊打一针可以了,可是人家20多岁的专家挂号费16元问了一下便开了化验单2张,化验完了才知道大医院只输液不打针你说冤不冤?哪有时间输液呢?3组液输了不但不能照顾母亲,小病一次费用也估计200元以上去了怕不一定解决问题,最后 |美吖格|只好打车20分钟到了远离医院的郊县区,那里到处是诊所和药店,服务蛮好,配药递水、打针让座,60元搞定。你有这样的囧事吗?儿子读书生病都是扛过去的,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去医院“耽误时间”,|美吖格|都是把他接出来送诊所打一针又回学校的……
2、大医院的住院都需要高额的全面的体检并经各科室综合考量后才非常准确的“确诊”了病情,于是很谨慎的这样通知家属(如下),为的是预防万一引起医疗纠纷,因而成为医疗行业最官方的八股,这个是今年 |美吖格|陪母亲多次住院的经验,分享网友贱笑一盘!哪天你别被吓着了—–实际病情可能并非如此复杂哈。 顺便也声明,|美吖格|并非说医院和医生的不是,而是说体制可能需要调整、民风需要引导?你我需要思考?
xxx(大)医院 病重(病危)入院通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略去,根据病人自述,医生开除如下八股病情通知)
诊断:xx病1 xx病2 :
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有死亡风险,院方正竭力抢救,但由于当今医学商有一定局限性,疾病过程千差万别,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患者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难以预料,抢救不一定成功。医生已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想患者家属详细交代了病情,如:疾病的风险性、复杂性、治疗效果及有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良预后等。希望您能理解并积极配合院方的救治工作。
如家属(或患者)或代理人已知情,并同意,请签字:xxxx
与患者关系:①夫妻 ②子女③兄弟姐妹④朋友
医生签字: xxxx 时间:xxxxx
备注:一式二份,一份医院存档,一份交患者家属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