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工和上班的辨析
打工这个词语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比如旧社会就把穷人给富人做工谓为打长工和打短工的说法。到了今天,打工这个词语已经很流行了,并且还不断强化而与上班这样的词语形成了对比。打工的含义似乎更包含了体力劳动、临时性工作、季节性工作等意思在里面——当然又并不完全这样精准。上班原本就是打工的另外一个词语才对,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化工作、非体力劳动、占有公共资源长期的轻体力劳动都被冠以“上班”并直接与“打工”形成对比。那些对工作和工作收入不满意的人也愿意把自己归入“打工”的类别,那些对工作满意和对工作收入满意的人也绝对都会说”我在什么地方上班”,自主创业的人会给说“给自己打工”!一般没有“给自己上班”的说法。所以打工有时包含了贬或自贬的意味,而上班以自豪或妒忌的口吻出现。
这样的观念在小城市和小城镇尤为突出并成为“老百姓”和“老百姓”以外人群的划分界限,而最可怜的真正的老百姓之一的农民老二哥却辛苦一辈子也没有人会认为那是在打工或是在上班!甚至他们自己也不会争取那样的名份,更没有专家学者或什么理论提到他们的工作—–虽然他们也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实际上,amgirl女孩帮认为,打工和上班原本没有本质差别,差别在于工作的舒适和收入的差别度而已,甚至也并不是这样—–一些没有打工或上班的非城市居民可能因为拥有特定的资源其收入也可以超过那些一年四处奔波的“上班族”或“打工者”,还有就是那些类似“包工头”一类的人群,更有那些拥有万贯家产大车数台却“没有家庭成员打工或上班”而享受政府补助的“另类人群”。而说到打工和上班还有一个不可以回避的词语叫“公务员”,公务员实际上也是政府的雇员,他们按部就班的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有稳定的收入罢了,可是他们的大多数一般都有很大的社会压力、也需要太多的责任和付出、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和技能,是典型的做多做少一个样却永远不能够犯错误的人群—–除一些特定的行业和特定身份的人!更可笑的是一个家庭有一个“公务员”所有家庭成员都不会享有政府救助或补贴的,相反捐款捐物却是公务员必须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之一,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公务员拖累一大家……,他们必须也不得不“为人民服务”,未必这样的可怜人群也值得“老百姓”的人去妒忌和反感并划一条线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呵呵,amgirl女孩帮列举了上面的一些泛概念和泛现象后还是做一个小结吧。打工和上班没有本质差别!差别是因社会体制和社会改革的特定阶段在二次分配上不可能完全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需要说明的是,拥有文化和技术更多情况下你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工作更舒适和更满意—-虽然拼爹不一样那是你我都没法的事情哈!最后得申明一点,大家都是人,给自己打工是人、给老板打工是人、公务员是人、警察是人、军队也是人,只是社会选择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这种不同有历史的原因更有自身机遇和素质的原因,所以得明白: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所以需要用和谐的思想、高度点的认识来看待就对了。最后: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做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断的进步和追求就顺应并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潮流,那些不幸和无辜才有可能在未来被进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