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写作的时代性
写作的时代性,当然就是民族性与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跟进与融合,永远逃脱不了特定的政治和历史环境,所以不可避免特定时期政治的烙印,至少要在特定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下起到引导、彰显、批判、褒扬等作用,这个小学生都明白的意义就是写作的本质。于是,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写作,如果规避了时代性写出来的纯文章是没有意义和生命力的。可是,很多学子写文章总不明白这点,于是就没有了思想感情,表达的就只是自己狭小的心态而已,需要注意。
当然,时代性在今天又多了其他的元素,比如:网络的实效性、文化语境的变化、流行语的应用和把握、思维方式和实现手段的变化等等。雷达说“近年来,我们的文化语境有很大变化。全球化、高科技化、网络化覆盖面积很大,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思维习惯影响巨大。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我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寥寥数语,说的还就是这个东西。他还说“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我们对乡土文学的经验比较丰富,对都市、对现代转型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化过程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新问题和新题材,作家进入不多、表现不足。是否有在这一方面相对成熟的作品呢?雷达举出了刘震云的《手机》。“手机不但是方便大家的工具,也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从这个角度切入,刘震云就抓住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面对网络和发达的围脖,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集发布者、读者和作者于一身,于是社会进入一个泛写作的时代,直接冲击文学语言艺术的存在方式和实现特点。可是,文学写作本身逃脱不了“艺术”的本质,是围脖无法无法替代的,还必须有有自身的品质来融合和继续 渲染其他写作和艺术的存在形态。
这就要求我们年轻的学子必须注重:
1、应试类文章;要熟悉当前时尚和流行的基本态势,基本跟进网络新生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实现手段,还要把握和跟进最新最前沿的实事动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才可能成为好文章。
2、应用类文章:要熟悉起码的政策导向,要有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结果组织能力,掌握扎术语真正的含义。
3、文学类文章:要在上面2类基础上甚至更高的高度上去把握历史的大局和全局,然后在按照文学样式来组织和展现。
当前,作家都是年龄相对大切网络相对疏的人群, 因为我们不反对网络快餐,象那些中学生迷恋的网络小说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反思。要继续引领这个时代并高于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一些难度了,别把自己淹没在泱泱的网络大海中,想传播好的东西就要继续思考和探索时代的新元素,同时,借助这些时代元素来展现和事项才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至少要有这样的认识才好!